中信建投 高端制造团队本周核心推荐

来源:江南娱乐网页版登录入口 时间:2025-08-04 02:31:30 点击:

  军工:垣信卫星发布火箭发射招标公告,民营液体火箭商业化运营有望实现“从零到一”突破

  (1)人形机器人:特斯拉于Q2业绩会促进明确Optimus量产预期,5年内有望达到年产百万台的目标,表明其仍然在积极地推进人形机器人的产业化落地。(2)固态电池:随着头部电池厂全固态中试线逐步落地拉通,工信部固态电池专项迎来中期验收,产业化加速,固态电池设备行业有望率先受益。(3)智能物流&叉车:预计叉车7月内外销维持强劲表现,无人叉车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

  人形机器人:特斯拉于Q2业绩会促进明确Optimus量产预期,5年内有望达到年产百万台的目标,表明其仍然在积极地推进人形机器人的产业化落地。前期“砍单”等利空因素释放后,建议回归关注产业本身进展,尤其是新方案的潜在变化可能。此外,星动纪元、宇树科技本周发布人形机器人新品,本周末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召开,均持续不断为板块带来催化,我们继续看好板块的整体表现。我们大家都认为,现阶段应该不拘泥于“人形”深度挖掘“AI+机器人”的投资机会,比如传感器、灵巧手、机器狗、外骨骼机器人、垂类应用端,这几个方向一方面竞争格局较好,另一方面,都不以人形的放量为必然前提,且能够有持续的数据验证。

  锂电设备:“反内卷”政策或引起产业链预期变化,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正成为设备公司新增长引擎。(1)“反内卷”政策推动行业产能出清,缓解低价竞争,加速供需再平衡,自“反内卷”提出后,市场围绕相关政策预期的炒作持续发酵。7月25日,碳酸锂主力合约盘中触及涨停,涨幅7.99%,报80,520元/吨,7月以来累计上涨近30%。上游碳酸锂价格回暖,对于中下游的锂电设备、新能源车等环节也构成正面提振,产业链价格温和上行、电池厂和整车厂稼动率提高、维持合理的CAPEX投入、保持对于新技术的研发跟进,让整个产业生态形成正向循环才是真正的破内卷之道。因此,碳酸锂价格回暖,或是锂电设备板块企稳的重要先发信号。(2)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蜂巢能源、清研纳科等公司进展顺利。7月22日,蜂巢能源龙鳞甲二代电池在湖州基地正式下线V三元增混电池,公司计划2025年Q4试产半固态电池。7月24日,清研纳科自主研发的高速宽幅(固态)干法电极设备顺利交付至国内头部主机厂。这也是国内首台高速宽幅干法电极成膜复合设备,标志着清研纳科在固态电池前沿制造技术领域实现关键突破,进一步验证了公司干法电极设备的技术成熟度与产业化适配能力。随着工信部固态电池专项迎来中 期验收,固态电池设备行业有望率先受益。

  工程机械:7月内需预计保持温和复苏趋势,雅下工程为工程机械内需提供保障。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总投资约1.2万亿元,预计工程机械占比接近10%,土方工作以及相关设备采购集中在前5-10年,有望带来年均200亿左右的增量,我们预计头部国企以及新能源、无人化布局前瞻的企业会拿到较多份额。6月挖机国内销量同比+6%,出口销量同比+19%,内外销数据均超预期,尤其外销大吨位增长较强,7月上半旬挖机内销依旧实现同比增长,国内市场维持温和复苏趋势。另外,7月上游零部件公司排产饱满,内、外资客户的真实需求均有恢复。

  智能物流&叉车:预计叉车7月内外销维持强劲表现,无人叉车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6月大车内销同比+15%;出口同比+13%,预计7月内外销高增趋势维持,看好叉车内外需共振向上。另外头部企业积极布局智能物流、无人叉车,今年下半年将推出物流领域具身智能相关这类的产品,“无人化”有望快速放量。

  风险分析:国内宏观经济波动的风险、海外市场波动的风险、下游扩产没有到达预期的风险。

  证券研究报告名称:《特斯拉进一步明确Optimus量产预期,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

  锂电:碳酸锂本周继续在反内卷情绪带动下一路走高,当前看市场分歧为基本面能否支持价格持续走高。长久来看市场对2026年需求仍未形成一致预期,主要担心美国政策、国内以旧换新补贴和购置税补贴减少,我们大家都认为以上信息将在下半年中逐步修正预期差。光伏:反内卷预期发酵,硅料报价上调后已有批量成交。硅片、电池底部至今涨价幅度分别在2.5、3分/W,后续组件端能否传导是核心观察指标。风电:7月风机招标情况相比6月已经有所恢复,本周大唐集团进行10GW风机框采(覆盖2025-2026年),持续看好后续风电需求。

  电力设备:本周受到雅下项目催化,带动配套高压设备需求,板块情绪回暖。我们大家都认为【1】关注高压设备放量,预计H2高压设备将释放大量订单;雅下项目配套延长高压设备景气周期;【2】出海景气度延续,1-5月电力变压器出口增速45%+,市场预期受国际贸易摩擦波动;【3】AIDC高景气延续。已逐渐进入H1业绩期,关注公司业绩兑现情况,预计出口&高压设备&网外(抢装)会带来积极影响。

  锂电:碳酸锂本周继续在反内卷情绪带动下一路走高,当前看市场分歧为基本面能否支持价格持续走高。长久来看市场对2026年需求仍未形成一致预期,主要担心美国政策、国内以旧换新补贴和购置税补贴减少,我们大家都认为以上信息将在下半年中逐步修正预期差。

  光储:光伏反内卷预期发酵,硅料报价上调后已有批量成交。硅片、电池底部至今涨价幅度分别在2.5、3分/W,后续组件端能否传导是核心观察指标。储能方面,OBBB法案落地后2025年开工项目不受外国实体限制,有望对美抢出口,后续海外产能降股权、电池混装等规避手段逐渐清晰,继续获得ITC补贴可能性大,有望刺激相关公司出货。国内电力市场市场化136号文后推进迅速,相继出台容量电价,地方企业投资积极性高招标频频,今年装机有望在130GWh以上。

  风电:7月风机招标情况相比6月已经有所恢复,本周大唐集团进行10GW风机框采(覆盖2025-2026年),近期风电板块催化相对较少,板块表现相对低迷,我们持续看好后续风电需求,部分发电集团对“十五五”期间风电装机占新能源比例规划为40%-50%,“十四五”不足30%,2025年上半年风电核准量近90GW,保持良好势头。持续重点推荐预期2026年盈利显著改善的风机板块及下半年预计会有较多国内外订单催化的海风板块。

  氢能:国电投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本周正式投产,作为全球最大的绿氢合成氨标杆项目,大安项目实现从风光绿电到绿氢制备、存储再到规模化的绿色合成氨生产的绿氢电化工全链条贯通。下游消纳端来看,吉电股份分别与法电中国、中石油国际事业公司、伊藤忠商事、荷兰皇家孚宝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主要以海外需求为主。我们大家都认为国内绿氢、氨、醇已实现生产链路打通,后续期待政策端释放经济性,实现示范到规模化转折。

  机器人:本周Tesla机器人明确未来时间线,同时周末WAIC展会吸引具身智能厂商参展。我们大家都认为后续板块催化主要看:1)头部企业技术冻结带来的线)B端大客户产线供应商自动化工位Demo落地带来泛人形机器人批量化应用场景兑现,预计25年底开始能看到。T链建议关注资金实力、综合管理能力强和海外工厂布局的企业,国产链关注下半年自动化工位Demo落地进展领先的解决方案供应商。

  1、规划政策推动没有到达预期; 2、项目推动没有到达预期:项目建设体量、建设进度没有到达预期将影响行业大规模发展; 3、行业竞争加剧导致环节盈利能力受损:若行业竞争加剧,进一步激烈的价格战将导致行业内企业盈利受损; 4、行业降本没有到达预期:行业规模发展还需要依赖上游各零部件降本,上游降本没有到达预期将影响行业大规模推广发展; 5、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原材料大幅度波动对企业纯收入稳定性将造成风险; 6、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证券研究报告名称:《光伏反内卷继续发酵,电力设备持续关注投资加大机会》

  近期第三批“以旧换新”国补已陆续下发地方,乘用车板块消费景气有望改善,本周零跑B01等新车型发布,关注下周理想i8新车,“反内卷”趋势下新车预期及高端化品牌仍为板块结构性行情核心;本周末WAIC(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高规格高关注度开幕,上海发放首批L4运营牌照,叠加本周特斯拉Q2业绩会对智驾和机器人进展指引积极,L2智驾国标或落地在即,板块密集催化下产业趋势进一步强化。商用车内需修复和非俄海外出口景气度上行带来龙头公司上半年业绩连续超预期,稳健低估值属性仍为防御型资金青睐。

  乘用车板块:当前行业“反内卷”趋势下,存量车型价格体系有望逐渐稳定,新车产品力及品牌成为胜负手。近期乐道L90关注度持续提升、理想i8小订数据超预期,尊界S800上市50天大定突破8000辆,本周上市的零跑B01纯电A级家轿定价凸显性价比,尊界S800强化高端品牌稀缺性,后续小鹏新P7、上汽尚界、北汽S9T即将发布,板块结构性行情延续,关注下周理想i8新车正式发售。

  智驾板块:L4智驾行业今年迎来行业成本和技术的拐点,当前技术迭代、行业格局、新商业模式等仍在演变,本周末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召开或对板块形成催化,上海浦东新颁发多张Robotaxi运营牌照,着重关注智能化检测环节和L3-L4智驾运营板块。

  机器人板块:7月中下旬以来板块行情明显走强,本周延续上涨,根本原因在于强产业趋势下事件催化走强,带动板块预期持续修复,叠加市场流动性宽松。近期重点事件包括智元、宇树开启资本化上市、国内中移动等批量采购人形机器人订单落地、特斯拉Optimus研发及订单预期修复、机器人在链博会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主角”地位等,市场对中长期产业趋势的认同度仍较高。本周特斯拉Q2业绩说明会指引2025年底推出gen3原型,2026年规模化生产等信息,整体进度仍较为积极。继续建议基于中期确定性配置α标的,关注特斯拉、智元、宇树等供应链新进展及peek等轻量化迭代环节。

  客车及重卡板块:Q2业绩高增主要受益于重卡/大中客出口放量。当前时点看,5月以来国内补贴加速落地,两大核心板块基本面强势,Q3低基数下增速有望进一步上行,核心标的处于重要的配置窗口期。

  1、行业景气没有到达预期。2025年国内经济复苏但具体节奏有待观察,汽车行业需求或随之波动;消费者收入增长放缓或预期波动均会影响以旧换新促销效果,客运、货物运输市场需求不足也将制约商用车报废更新比例,最终影响汽车行业需求复苏进程。 2、政策落地效果没有到达预期。消费品以旧换新以及设备更新政策全面落地仍需时日,政策宣传、信息传播亦需要一段时间。补贴资金能否持续发放到位,置换需求能否顺利释放,均有待持续观察。 3、出口销量没有到达预期。出口受国际形势、国家政策、汇率等多方因素影响,海外销量增长有波动风险。 4、行业竞争格局恶化。汽车电动智能化趋势下,国内整车厂和零部件供应商竞相布局,随技术进步、新产能投放等供给要素变化,未来行业竞争或加剧,整车和零部件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及盈利能力或将有所波动。 5、客户拓展及新项目量产进度没有到达预期。汽车电动智能化趋势下,现有整车和零部件供应链格局迎来重塑,获得新客户和新项目增量的零部件公司有望受益,而部分零部件公司市场占有率可能受到影响。

  截至2025年7月25日,多家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报,仍然呈现结构性特点,船舶、低成本精确制导弹药方向等细分方向公司表现较好。从上下游角度来看,上游军工电子板块表现较好。具体来看,受民船周期上行影响,船舶板块公司业绩高增;受订单景气度高企影响,低成本弹药板块业绩表现较好。随着军队人事调整和相关制度改革的逐步落地、“十四五”后期订单有望逐步落实、积压叠加新增需求、外延并购预期升温,预计2025下半年军工行业即将进入业绩兑现阶段。

  1、截至2025年7月25日,多家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报,仍然呈现结构性特点,船舶、低成本精确制导弹药方向等细分方向公司表现较好。从上下游角度来看,上游军工电子板块表现较好。具体来看,受民船周期上行影响,船舶板块公司业绩高增;受订单景气度高企影响,低成本弹药板块业绩表现较好。随着军队人事调整和相关制度改革的逐步落地、“十四五”后期订单有望逐步落实、积压叠加新增需求、外延并购预期升温,预计2025下半年军工行业即将进入业绩兑现阶段。

  2、配置方面建议围绕三条投资主线,一是建体系方向,我们提议关注 AI 赋能下的智能化作战底座;二是补短板方向,我们提议关注围绕低成本、智能化特点的行业,包括低成本精确制导弹药、无人系统。三是走出去方向,我们提议关注体系化出口、军贸占比较高的相关公司。

  1、国防预算增长没有到达预期;近年来国防预算维持较为稳定的增长,军工政策向好,但存在国家政策及国家战略的改变而减少国防预算的支出的可能性。 2、武器装备交付没有到达预期;后疫情时期,叠加地区紧张因素,世界经济贸易往来链路受到较大冲击,如船舶等行业存在无法按时完成施工及延期交付风险。 3、相关改革进展没有到达预期;国家对未来形势的判断和指导思想决定了行业的发展前途,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对军工企业战略方向确定、产业选择及投资并购方向均有重大影响。

  证券研究报告名称:《半年报呈现结构增长趋势,关注建体系补短板走出去方向》

  《垣信卫星发布火箭发射招标公告,民营液体火箭商业化运营有望实现“从零到一”突破》

  垣信卫星发布2025年运载火箭发射服务采购项目招标公告,国内民营火箭企业有望中标,民营液体火箭商业化运营有望实现“从零到一”突破。下半年民营大型液体火箭将迎来密集首飞,有望逐步成为建设我国低轨卫星互联网的重要力量。多家上市公司热情参加民营火箭产业链,建议关注箭体结构件、液体火箭发动机结构件、传感器相关上市公司,同时还应着重关注火箭(特别是发动机)3D打印服务、3D打印设备相关上市公司。

  7月23日,上海垣信卫星科技有限公司发布2025年运载火箭发射服务采购项目招标公告。招标共计7次运载火箭发射服务,包括4次一箭10星运载火箭发射服务和3次一箭18星运载火箭发射服务,服务/交付周期为自合同签订之日起至2026年3月。

  下半年民营大型液体火箭将迎来密集首飞,民营液体火箭商业化运营有望实现“从零到一”突破

  朱雀二号改进型火箭符合垣信卫星包件一的运载能力及发射经验要求,有望承担上述千帆星座组网任务。2025年下半年蓝箭航天的朱雀三号、天兵科技的天龙三号、中科宇航的力箭二号、星河动力的智神星一号等大运力民营液体火箭即将首飞,有望逐步成为建设我国低轨卫星互联网的重要力量。

  随着民营大运力液体火箭的逐步成熟,可回收技术试验的逐步推进,和相关企业对于市场开拓的逐步突破,我国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项目有望逐步向民营火箭开放,民营液体火箭将成为中国火箭发射资源的有力补充,并有望实现火箭发射成本的显著降低,加速我国卫星互联网建设,带动火箭、卫星产业链发展。

  民营火箭的技术及市场突破将显著带动产业链相关公司的发展,建议关注箭体结构件、液体火箭发动机结构件、传感器相关上市公司,同时还应着重关注火箭(特别是发动机)3D打印服务、3D打印设备相关上市公司。

  1.下游需求没有到达预期风险:中短期内卫星星座建设是运载火箭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我国发布了大规模的星座建设规划,但是目前建设进度较为缓慢,若星座建设目标发生明显的变化导致其对运载火箭的需求减少,则会对运载火箭产业链中的企业产生不利影响。 2. 技术突破没有到达预期风险:我国大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以及火箭回收技术正在研制中,若技术突破没有到达预期,则会对相关公司的业务开展产生不利影响。 3. 市场之间的竞争加剧风险:国家政策推动运载火箭产业向商业化发展,鼓励商业运载火箭健康有序发展,产业内参与者数量持续增长,使得市场之间的竞争加剧,可能会对市场内原有企业造成一定冲击。

  证券研究报告名称:《垣信卫星发布火箭发射招标公告,民营液体火箭商业化运营有望实现“从零到一”突破》